美國發(fā)布最新征稅清單,對PCB軟硬結合板等電子行業(yè)有多大影響?
美國當地時間6月15日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華征稅清單,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%的關稅。對此,中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稱將立即出臺同等規(guī)模、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,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。
后續(xù)美國還將于6月30日出臺實施具體的投資限制措施,并針對與高新技術收并購相關的中國個人及企業(yè)加強出境管制。
整體來看,本次征稅清單側重領域主要有:航空航天,信息和通信技術,機器人,工業(yè)機械,新材料和汽車等行業(yè)。該清單不包括美國消費者日常購買的產品,如手機,電視機等,同時安防設備也未列入其中。
軟硬結合板小編了解到,本次征稅清單由兩套稅單組成。第一套清單在4月6日發(fā)布的建議清單的基礎上做了一定刪減。建議清單共有1,333行,實際落地818行。共涵蓋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。本清單將于2018年7月6日開始征收額外25%的關稅。主要影響板塊有:LED,PCB,激光設備,半導體設備,被動元件,分立器件等。綜合和上市公司交流及產業(yè)鏈驗證得到的結果,可以判斷清單一對上述領域的影響較小。
第二套清單由“301”委員會擬定,首次披露,主要針對“中國制造2025”,共計284條加稅項,涵蓋16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。后續(xù)還需通過公開流程(如聽證會等)對其審議,隨后才會執(zhí)行。主要影響板塊有半導體及面板生產設備,集成電路,分立器件等。
加稅項目詳解:
(1)清單一:經一一確認,最終版刪除了建議稿中的電視機加稅項,但其他電子相關項目均還在清單里。
LED:本次關稅清單主要影響的是LED的上游芯片和背光。而國內LED芯片廠商對美出口比例不多,三安光電的對美出口比例位于2-3%之間,而其他兩強,華燦光電和澳洋順昌的對美出口比例則更是少之又少。同時,根據LEDINSIDE的統(tǒng)計數據,2017年和本次征稅相關的三大LED項目,僅占行業(yè)出口產值的5%以內,對美出口總額比例更低,僅為4600萬美金。
在LED產業(yè)鏈中,對美出口金額較大的實則是下游應用產品,如照明產品94054090、94051000等,但這次均不在清單的加稅范圍內。

同時值得關注的是,最終版關稅清單刪除了建議稿中的電視機征稅項,如85284925,85287262等。但面板的另一主要下游液晶顯示器依舊在征稅范圍內(90138070)。面板:本次關稅清單并未直接對面板征稅。
PCB:PCB領域的加稅主要針對電視機的PCB及生產設備。但國內PCB廠商出口美國比例較低,如勝宏科技來自美國本土收入不足1%。整體來看影響不大。
除此之外,關稅清單中還有較多項目針對PCA,即SMT行業(yè)。由于PCA是PCB的直接下游產業(yè),如醫(yī)療設備,穩(wěn)壓器,TV,測試儀器等領域的PCA出口業(yè)務受到影響,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PCB,被動元件等企業(yè)的業(yè)績。

半導體設備:清單一中的征稅項目以PVD設備、檢測設備為主,有較多項目不在加稅范圍內,但清單二中做了增補

激光設備:清單一將對生產印制電路和加工金屬的激光設備征稅。(據了解大族激光出口美國的比例為1%左右。本次貿易戰(zhàn)對其影響微乎其微。
被動元件:本次關稅清單有多項涉及被動元器件中的電容和電阻。目前被動元器件龍頭廠商,如艾華集團,法拉電子,江海股份等對美出口比例均小于10%。短期內會有一定影響,但相對可控。

分立器件:本次關稅清單中,有較多涉及分立器件的項目。當前國內幾大分立器件龍頭中,捷捷微電及士蘭微對美出口比例不足1%;揚杰科技對美出口比例亦不到20%。所以影響有限。
(2)清單二:主要新增了集成電路,光纖光纜,電動汽車及零組件,儀器儀表,石油化工等領域的加稅項
具體到電子產業(yè)相關的有:
集成電路:清單一未涉及集成電路產品。而關稅清單二將其納入了征稅范圍。但整體來看,國內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出口比例較低,25%的關稅政策對其影響不大。

半導體及面板生產設備:本次清單二對清單一中的征稅項目做了增補,將半導體及面板的生產設備及其零組件均納入其中。

清單一有部分分立器件產品未納入征稅范圍,此次清單二做了增補。但如上文分析,同樣影響有限。
ps: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推薦深聯(lián)新聞
- 深聯(lián)電路榮膺2024年度“綠色制造與環(huán)保優(yōu)秀企業(yè)”稱號
- 珠海深聯(lián)招聘專場,它來啦!
- 電池 FPC:電子設備供電連接的柔性基石
- 當 PCB 廠遇上 AI:是挑戰(zhàn),還是開啟 “智能電路” 新賽道的鑰匙?
- 解碼線路板廠精密工藝:如何將基板雕琢成電子設備 “心臟”?
- 探秘汽車智能座艙線路板:復雜電路如何適配多變需求?
- 5G 時代,HDI 面臨哪些關鍵挑戰(zhàn)與發(fā)展機遇?
- 手機無線充軟板,如何為便捷充電 “搭橋鋪路”?
- 汽車激光雷達線路板為何需要耐極端溫度?普通 PCB 為何無法替代?
- PI 基材為何仍是柔性電路板的主流選擇??



總共 - 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