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前后,柔性印刷電路(FPC)剛剛開始在動力電池行業(yè)應用。由于初期生產成本較高,且汽車電子行業(yè)對可靠性要求嚴格,許多動力電池公司當時仍處于觀望狀態(tài)。隨著柔性印刷電路的優(yōu)異性能逐漸顯現,以及大規(guī)模生產的成本迅速下降,用柔性印刷電路替代傳統(tǒng)線束的進程明顯加快。目前,柔性印刷電路解決方案已成為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首選。

在電池管理系統(tǒng)中集成柔性印刷電路的解決方案
柔性電路板電路解決方案正朝著集成CCS(電池連接系統(tǒng))的方向發(fā)展,結合塑料結構件、銅鋁排等組件,形成電氣連接和信號檢測的結構件。采集線是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(tǒng)(BMS)的重要組成部分,用于監(jiān)測動力電池電芯的電壓和溫度。它可以連接數據采集和傳輸,并具有過流保護功能。當發(fā)生異常短路時,它可以自動斷開以保護電芯。
在BMS中,電池的成本和空間利用率是關鍵問題。隨著電池容量技術發(fā)展接近極限,必須通過結構設計來提高效率。用柔性印刷電路替代傳統(tǒng)的BMS線束可以確保性能穩(wěn)定。目前,柔性印刷電路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電池領域,動力電池市場的FPC需求正在迅速擴大,這得益于電池技術的進步。提高電池技術、減小尺寸和降低成本是關鍵目標。CTP和CTC技術通過簡化內部結構件并提高電池包體積利用率來提升系統(tǒng)能量密度。如果固態(tài)電池能在2025年實現大規(guī)模生產,電池技術將迎來快速發(fā)展。

從銅線向柔性印刷電路的轉變
此前,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采集線通常采用傳統(tǒng)的銅線束解決方案,但在處理大量電流信號時,銅線束會占用大量空間。在電池包組裝過程中,傳統(tǒng)線束依賴人工將端口固定到電池包上,自動化水平較低。相比之下,柔性印刷電路具有高集成度、超薄厚度和超柔軟性等特點,在安全性、便攜性、布局等方面具有突出優(yōu)勢。
FPC在軟包電池和硬包電池中的應用有所不同,不同廠商的做法也不同,包括不同的終端形式,如壓接、焊接等。柔性印刷電路的最大優(yōu)勢在于其靈活性。隨著電池控制技術的升級,它們可以演變成多種形式,并且可以定制。
此外,柔性印刷電路厚度薄,電池包結構可定制。在組裝過程中,可以通過機械臂抓取并直接放置到電池包上,自動化程度高,適合大規(guī)模生產。用柔性印刷電路替代銅線束的趨勢非常明顯。
動力電池模塊中柔性印刷電路的優(yōu)勢
安全性能
在替代弱電線的同時,柔性印刷電路使用金屬板連接母線,并增加保險絲保護電流設計,以確保高速信息傳輸路徑,確保了即使電池包內部發(fā)生短路問題,柔性印刷電路的內部設計也會直接將電路銅線熔斷,避免電池包其他部分發(fā)生燃燒或爆炸。
輕量化
與用于信號采集的傳統(tǒng)線束和剛性PCB產品相比,柔性印刷電路在電池包中占用的空間更少,整體重量更輕。在整車中使用時,與線束解決方案相比,可減少約1kg的重量。
工藝靈活性
與傳統(tǒng)線束的多個插入點和復雜的手工插接工藝相比,柔性印刷電路突破了工藝選擇的限制。該產品可以結合電池包的特點,選擇超聲波、焊接等多種工藝;在線路區(qū)域厚度(0.34mm,NTC處為2mm)和靈活性(可實現90°、180°折彎組裝)方面具有優(yōu)勢。
軟板自動化生產
由于裝配快速且精準,有利于實現自動化。在裝配方面,可以避免線束設計中的許多人為錯誤,并減少連接器級別的錯誤插入。柔性電路板形狀規(guī)則,設計集成度更高,可以節(jié)省大量布線和連接工作。它們適合大規(guī)模機械量產,大大減少組裝時間并節(jié)省人力,同時為動力電池組裝過程的自動化奠定基礎。這進一步推動了動力電池市場對FPC的需求,因為柔性解決方案在現代動力電池制造中不可或缺。

在智能汽車時代,柔性電路板在電池上的廣泛自動化應用是未來發(fā)展的趨勢。從長遠來看,隨著技術升級,車輛中的許多低壓線束單元可能會逐漸被取代,尤其是在對信號抗干擾要求越來越高的智能汽車中。
FPC主板和從板的電路甚至可能被芯片取代,這些芯片可以安裝在柔性電路板上,以提高產品穩(wěn)定性、節(jié)省空間并降低成本(盡管成本優(yōu)勢尚未顯現)。技術迭代的過程往往涉及更根本層面的改進。
